菩萨蛮,本是唐代教坊的曲名,后化用为词牌名。关于词牌名,很有趣,以后专门整理一篇说。词的起源,时间大致就是在唐末,在坊间传唱的曲谱,后被文人所用,编排修辞,逐渐发展成词这种文体,所以很多词牌名就是脱胎于曲名。
整首词,描写的是一位妙龄女郎,起床梳洗打扮的场景。描写很细腻,细细品读,可体会词人遣词造句的传神。
小山,一般理解分两派。大多人理解的是描画屏风上绣的山峦层叠。叶嘉莹先生在其《唐宋词十七讲》中就认为这是床头的小屏风上画的。王力先生在《古代汉语》中也注:“小山,指屏山,即屏风。配合后面的“金明灭”,刚好形容早上的阳光照在床头的绣着小山的屏风上,闪烁不定,忽明忽暗。
我倒是比较偏向小众的理解,描写的是女子的妆容,眉毛。因为那时女子的妆容画法,已经很流行这种小山眉了。明杨慎《丹铅续录•十眉图》曾记:“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。—曰鸳鸯眉,又名八字眉;二曰小山眉,又名远山眉;三曰五岳眉;四曰三峰眉;五曰垂珠眉;六曰月棱眉,又名却月眉;七曰分梢眉;八曰涵烟眉;九曰拂云眉,又名横烟眉;十曰倒晕眉。”其中小山眉(远山眉)源出《西京杂记•司马相如》:“文君姣好,眉色如望远山,脸际常若芙蓉”。由此可判断,“小山”一词,当可指眉样。
所以“小山重叠金明灭”,我觉得应该是,一夜酣梦,晨起时,红妆已残。小山眉层叠残散,衬着清晨阳光照在脸上,明眸尚困憨,忽闪忽闪的。
“鬓云欲度香腮雪”,鬓边如云的秀发,散乱蓬松,渐渐过渡到脸上。反衬出女郎香腮那赛雪欺霜的白皙。鬓角,香腮,都是一眼能尽入的,所以对比一下就体现出来。用现在的话说,脑子里一下就有画面感了。
“懒起画峨眉,弄妆梳洗迟”,字面上是白描,不难理解。连起来体会,就有内味了。前面说了,睡了一夜,宿妆已残,所以要梳洗一番重新画娥眉,对镜贴花黄等。这两句,传神的在于“懒”和“迟”两个字,运用非常巧妙。
一夜无人陪伴,纵然睡到自然醒。心里还是空落落的,因此起床时难免慵懒,就算要重新梳妆打扮,也是有点儿无精打采。因为无人欣赏。一个懒字,情绪尽出。这是全词第一个形容词定语,我觉得给全篇定了个很好的基调。如此慵懒的起床,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,昨夜一定又是独守深闺。但凡有人陪着,定不会起的如此无精打采。
因为“懒”起,所以弄妆梳洗就“迟”了,两个字遥相呼应,生动体现了惆怅倦怠之意。。
“照花前后镜,花面交相映”,一看就是大户人家,土豪。簪花时,讲究!前后摆了两面镜子,前面的“画娥眉”用,后面的簪花在脑后的发型时用。从前镜能看到脑后的珠花环佩,和画好的新妆,交相辉映。分明是仔细认真地“弄妆”了一番,难道又思念起了哪个大猪蹄子吗?真是矛盾。
“新帖绣罗襦,双双金鹧鸪”,贴绣,据说是苏绣的一种工艺。罗襦就是短上衣,小袄。上面用金线绣着两只成双成对的鹧鸪。
刚刚还说了,惆怅倦怠,一夜寂寞冷,独守香闺。懒起迟妆,怎么一画上妆,就又花痴了。又是前后镜的仔细弄妆,又是穿上新的,还绣着美好寓意的双鹧鸪。我总觉得写到这儿为止,剩下的意境,靠读者自己体会脑补了,不要写尽,更有味道。这么认真弄妆,干哈嘞。女为悦己者容!就盼着那个他,忽然出现在面前吗?唉!女人的心思啊。
整首词读下来,一个独守香闺的女郎,清晨自娇卧初醒,宿妆已残而懒起梳妆,妆毕又簪花照镜,穿上新罗襦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。而词人要表达的,女郎既“懒”又“迟”,但又“前后”“照”,又“新”罗襦”、“双双”,矛盾、期盼的心理就在这不着一字点破的高明写法下传递出来了。
全词其实着眼点很小,就只写了一个很小的场景,很生活化。小到一眼可见,无需视线转移。从起床的面容,小山眉,香腮,到生活化的梳洗化妆,着新衣。一系列动作,按次序层层递进,所有视线都在女郎脸上身上。所以更觉得,那个小山,指的是妆容眉毛,通篇都在写女郎的“妆”。 这是温庭筠早期的作品,很好体现了温氏词风细腻的特点。温庭筠也因此被誉为“花间派”的鼻祖。也因为这首词,我第一次知道了婉约词,知道了同样描写女子春闺怨情,词能表达描写的如此细腻传神。其实那时我还有个现在看起来有点好笑的疑问,为啥这些大老爷们儿,老司机,能把自己代入到那些不同年龄的女性的角度,用女性的口吻,说女子的话,写女子的心思。难道这就是词的魅力所在吗?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