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ickies
吞吐世界
iDickies

一封书信

天上的星星依旧闪烁,在我看来,并没有因为发现了新成员而改变它们的轨迹,依旧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兵一样守护着身后的天空,尽管它们也不曾思考过身后的空间里还有多少个兄弟姐妹没有发现。就像宇宙这么大,有多少人出生我也不曾思考过,我又不是坐在高大的政府办公楼里的人口普查研究组的人,连里面朝九晚五端茶倒水看门送报纸的看门人都不是。我才不操心这个世界多了谁,毕竟你不能叫那些妈妈憋着不生,生了不起名字吧。我觉得,很多事情都是已经注定了的,只是等待时间来揭开未知。

我通过学校的宿舍管理网络检索了F8的居住人员情况,的确有个叫小蝶的,是文学院大四的学生,其他我就一无所知了。大四的跑来大三上课?可能是旁听吧,也可能是想找回自己失去的记忆。我自己回答了自己提出的疑问,但对后半句吓了一跳。不管怎么说这年头,好学的女孩已经不多了,更何况还用原始的手段徒手记笔记的更是相当罕见。我停止了检索,却仍然保留着网络电台的频道,调到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古典音乐电台,舒伯特的《摇篮曲》开始在温柔地熨着夏夜里慢慢沉睡的空气,不觉旁边的街灯已经点亮了,周围的一切沐浴在牛奶色的灯光里,恬静,舒心。大学里的男男女女在音乐的伴奏下朝着各自的方向前进,我知道,大学的生活可以是类型化的,也可以是个性化的。我以前的生活应该是相当类型化的吧,老老实实上课的那种类型。

我突然联想到一个很奇怪的画面,记得我小时候,看过一盏破旧的老街灯,同样是白光,却非常扎眼,就在两栋建筑之间吊着,活脱脱一个被点着的月亮,光线肆无忌惮地戳在我的视网膜上,不敢多看,低头默默穿过那条只有那盏灯统治的国度,近乎是落荒而逃的我甚至可以听到灯丝里的咝咝的燃烧声,显然不可掩饰地掠过一丝冷笑。

该经历的,迟早要经历的。某人曾经这样说过。往前走一步,地球就转一秒。就这样大约走了十多分钟的路程吧。我准时来到了F8楼下。这栋楼和其他宿舍楼没有多大的区别,宿舍就是宿舍,食堂就是食堂,教室就是教室,只是住的人年年都在换。那天某人在打扫宿舍的时候发现一封信,一查,居然是50年前的同间宿舍的主人的。后来在网络上寻到主人,又给寄了出去。消息被搁浅在犄角旮旯里50年了,不知道有没有发霉。问此君后来那主人说什么,此君说,他也很好奇,问那信的主人能否公开信里的内容,主人笑着回了内容:

A君:
  多日不见,我特地路过来找你,望按写信日期的十日后到南站,给我捎两包土特产即可。权当故土亲朋之想念。时间不多,只能续一面之缘,以后我将去南之星谋生。我已经轻装上阵,通信工具只有书信,至于以后如何联系,待我稳定之后自会去信。勿忘。B君 XX年X月X日    

据说因为没收到信,A君也就没在信上十日后赴约,后来那A君再也没接到B君的信息,至今音信全无。不过我倒很佩服那个B君,轻装上阵到只用书信来通信,想必已是彻头彻尾的打工仔,潇洒浪漫至极,连后来的我都做不到那种放开手一搏的程度。看样子说他们老一辈不浪漫,还真欠考虑。

她还没下来,看样子,女生要出门还是挺麻烦的,我还是继续听音乐好了。换了一首电声加钢琴的曲子,一时想不起名字来了。应该是我不小心换台了,调到经典老歌那个波段了吧。

赞赏

上官莫一

文章作者

发表回复

textsms
account_circle
email

iDickies

一封书信
天上的星星依旧闪烁,在我看来,并没有因为发现了新成员而改变它们的轨迹,依旧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兵一样守护着身后的天空,尽管它们也不曾思考过身后的空间里还有多少个兄弟姐妹没有发现。…
扫描二维码继续阅读
2019-10-29